推广 热搜:   茶道  红茶  茶文化  普洱茶  茶叶  绿茶  茶园  泡茶  春茶 

发挥潜能携手奋进 绿茶发展继往开来

   日期:2020-05-19     浏览:798    评论:0    
核心提示:春回大地,茶香满溢。4月30日,乘着第二届绿茶大会暨第21届越乡龙井茶文化节的东风,在越剧小镇,全国各地专家齐聚一堂,共论绿
        春回大地,茶香满溢。4月30日,乘着第二届绿茶大会暨第21届越乡龙井茶文化节的东风,在越剧小镇,全国各地专家齐聚一堂,共论绿茶品质、绿茶文化、绿茶市场和绿茶未来。
        让中华茶饮香飘世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茶业贸易和消费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来自国内外茶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线上线下聚焦嵊州,以“发挥潜能携手奋进,绿茶发展继往开来”为主题,旨在扩大全球绿茶消费需求,提振全球绿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谋划未来,达成重要共识。
        刘仲华:打造嵊州茶叶好品质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刘仲华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茶叶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无论是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还是农业产品,都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也成了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2019年,我国绿茶产量增长5万多吨,茶叶出口稳中有进,再创新高。其中,以嵊州为代表的浙江茶农为中国茶叶出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我国茶叶出口以中低档为主,出口价格较低,国际知名品牌少,茶叶出口仅停留在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
        基于茶叶发展平衡的角度,我认为有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要从传统农业通过现代技术提取成分和组分扩展到现在大健康产业,这就是深加工巨大的空间,嵊州的茶农要用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去突破传统,实现茶行业的跨越。
        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嵊州强。未来,嵊州绿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就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嵊州茶商应该要向高档化、功能化和时尚化发展,这样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产品;也要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和产品特色,实现营销渠道多元化,特别是充分运营现代营销的理念和手段,提升出口茶和中高端茶叶消费市场份额;还要提升加工水平,全力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乡村振兴。
        王岳飞:加快绿茶科技创新产品研发
王岳飞
        王岳飞(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组员、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各地茶资源丰富,相应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日益成熟,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
        受疫情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当前,茶市场释放出巨大的健康消费需求。绿茶是世界公认的六大健康饮品之首,茶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茶氨酸、茶多酚等,已有的科学实验证明茶叶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绿茶的抗氧化和抗癌的能力得到公认。茶叶还可以增强免疫、保护大脑、降血脂、降血压等功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但目前,我国茶行业的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缺失,茶叶市场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茶叶的产能出现了结构性过剩。我希望茶界可以把茶叶吃起来,通过各类茶产品加工,研发各种茶产品,延长产业链。
        茶叶的深加工采用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从原叶茶到深加工茶的一个转变,有效解决了中低档茶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目前,嵊州已经有一些茶叶的深加工产品,而嵊州茶叶也应该在做好茶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实行多茶类生产,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的茶产品,着力提升中高端茶产品有效供给;坚持科技兴茶,提高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成果在茶产业中的贡献率。
        江用文:坚持推进茶叶绿色发展
江用文
        江用文(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随着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茶产业在农业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民生产业,也是农村增绿的生态产业、居民养生的健康产业。
        然而,我国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茶叶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其负面影响被放大,导致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不放心,减少了茶叶消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茶叶生产主体道德底线的缺失与缺乏绿色生产意识。
        我认为,具有健康功能、文化品位的“东方神奇树叶”不能被质量安全而影响。首先要加强对茶农的培训,使茶农成为新兴职业茶农,加强对茶企、茶叶大户等专业知识人才的培训,培养龙头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
        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为茶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推进茶叶行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嵊州茶叶产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原则,推进茶叶生产向生态环境优越、生产要素充裕、产业基础扎实、产品竞争力强的产区聚集,形成重点生产基地,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产品优质化、特色化,着力生产绿色化、标准化,着力资源高效化,加快茶叶现代化步伐,推动茶叶高质量发展。
        国际绿茶贸易的危与机
        各国茶叶贸易和消费正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茶叶贸易甚至按下了“暂停键”。如何破局自救,推动消费、扩大需求?如何提高中国绿茶的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大咖们”献计献策,解读“国际绿茶贸易的危与机”。
        蔡军:做好“绿茶大会”品牌 讲好“嵊州绿茶”故事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业分会秘书长
        蔡军(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业分会秘书长)
        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茶行业的国际贸易和消费面临严峻挑战。绿茶大会是中外茶界均翘首以待的盛会,在当前新形势下,嵊州挑起重担,选择适当的议题回应全球茶人的关切,举办国际绿茶发展战略共识会议,对全球绿茶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9年,在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严峻环境下,中国绿茶出口量首次突破30万吨,显示出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嵊州是我国珠茶、龙井茶的主产地,珠茶产量占全国20%,出口量占全国60%,龙井茶产量占浙江省1/3,当做好“绿茶大会”品牌,讲好茶故事。嵊州拥有众多茶与越剧、书法、围棋、竹编等文化艺术交织融合的故事,自古以来,“琴棋书画诗酒茶”就与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我认为嵊州可以讲好挖掘传统茶文化的时尚元素,以茶会友,聚友赏艺,以文传茶,打造绿茶之乡在国际上的靓丽名片。同时我认为世界绿茶由中国主导,本次大会筹建的“国际绿茶智库”,由专家级智囊团队进行常态化的研究、谋划包括可持续生产发展、终端市场开拓在内的顶层设计,为促进世界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传播中国绿茶文化来推动消费市场回暖,为全球绿茶发展化危为机、继往开来提供保障,也为世界绿茶产业提供中国经验,为中国绿茶产业导入世界数据,建立世界绿茶产业的全球数据,展现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对世界茶业的担当与责任。
        我们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也将持续致力于中国茶叶贸易促进工作,始终不懈进行对茶叶的宣传和促进工作,通过国际茶业大会等平台宣传中国茶叶和茶文化。
        毛立民:人才、技术赋能中国特色茶叶提质增效
        毛立民(浙茶集团董事长、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会长)
        茶叶是浙江省最具特色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具有文化产业、民生产业、健康产业、生态产业的综合属性。高质量推进茶产业发展,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当前,国际上拥有茶行业较为完整的国家,其发展都是建立在中国过去的茶文化的基础上,传承了中国制茶技术与工艺,要想牢牢占据国际市场,我认为,茶叶生产的价值除了原料、加工等实际发生的成本外,更重要的是技术知识、品牌形象力等无形的价值,打造中国特色茶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茶产业面临着资源过剩等诸多矛盾。我认为可以制定配套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吸引茶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茶企也可以广纳人才,吸引一些年轻人才,以科技为支撑,积极研发、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茶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茶业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平台优势,增强开拓国际茶市场的能力。中国茶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空间和潜力很大,需要适时转变传统的产品结构和贸易模式,以供给侧改革创新方式迈入科学发展的新常态。我们也要学习日本等国的经验,着力提升茶产品深加工能力,将产业链延伸到健康产业领域,进一步挖掘茶叶的丰富价值,以生物技术为引领,深耕茶叶深加工产品创新研发。探索一条由传统茶产业向以绿色健康、跨界应用为特征的现代茶产业提质增效之路。
        李晓军:深练内功 加强品牌建设
        李晓军(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越来越多个性化、时尚化的茶产品与服务被推出,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茶,喝茶在年轻人的生活休闲、商务交往中越来越流行。
        外形、色泽、香气、口感、安全性,这些是茶叶消费者非常关注的指标。要想嵊州茶乃至中国茶立足于世界,就要在品牌建设和高质量生产上双管齐下,把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打好文化牌、科技牌,刷新“舌尖”好味道。通过挖掘播植各个茶品牌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体系、文化共识提升茶产品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实现品牌溢价、茶业增效,同时也要维护好茶叶市场声誉、品牌美誉度,以文化为媒,根据市场茶叶消费特点和变化趋势,开发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
        我认为未来绿茶企业应深练内功,通过提高人的效率来提高企业的产值,才能真正走向国际。茶叶企业要把产业集群作为撬动品牌建设的重要杠杆,有效整合区域产业资源,推动茶叶机械向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不断提升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增强茶产业竞争力,通过提高“人均产出”来提高产茶效能,促进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16018667号
Powered By DESTOON